logo
地区教育: 兰州| 嘉峪关| 金昌| 白银| 天水| 武威| 张掖| 平凉| 酒泉| 庆阳| 定西| 陇南| 临夏| 更多
当前位置:主页 >> 历年真题>> 自考真题

2023年4月甘肃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试卷

时间:2024-02-19

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3706

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马克思曾经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 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

A. 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B. 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

C.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对于新时 代青年来说,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是

A. 共产主义道德观        B. 社会主义荣辱观

C. 中国传统价值观念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下列选项中,综合体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品质和能力的是

A. 政治素质        B. 法治素养

C. 道德观念        D. 思想道德素质

4.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看法和总观点。其中,对“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中

A. 人生态度的重要内容        B. 人生价值的重要内容

C. 人生目的的重要内容        D. 人生理想的重要内容

5. 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即表示要“为人类幸福而劳动”,毛泽东青年时期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周恩来在南开中学读书时就提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伟大人物都志存高远,创造了辉煌的人生。这说明了

A.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B.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C.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D. 人生态度影响人生发展

6. 公民个人强化环境意识,更加主动地学习绿色发展理念,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亲近自然,从自身做起,从日常养成做起,节约一滴水、 一度电,多种一棵树,少丢一次垃圾,增加一次绿色低碳出行,杜绝各种奢侈消费,以高度的自觉投身美丽中国建设。这些都体现了

A.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要求        B. 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的要求

C. 科学地对待人生境遇的要求        D.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7. 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所有领域,呈现许多不同类型。认定某种为社会所需要、为自己所喜爱的工作,并努力把它做好,不断取得更大成绩,这种理想信念主要属于

A. 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        B. 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

C. 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        D. 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

8. 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只有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有价值。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句话启示我们,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正确的态度是

A. 着眼于个人的前途命运

B. 把理想和信念结合起来

C. 接受各种不同的理想信念

D. 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9.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启迪和指引历代优秀人物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是

A. 功利主义         B. 爱国主义         C. 民主主义         D. 社会主义

10. 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热爱故土山河、热爱骨肉同胞、热爱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热爱自己的国家是

A. 爱国主义的主题        B. 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

C. 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D. 爱国主义的未来目标

11. 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义和团运动,从全民族抗日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些轰轰烈 烈的爱国壮举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A. 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

B. 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

C. 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

D. 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12. 国家安全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的基本要求,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为了保障国家安全,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的国家安全观是

A. 传统国家安全观         B. 现代国家安全观

C. 总体国家安全观         D. 局部国家安全观

13. 人类社会需要道德,也产生和发展了道德。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起源于

A. 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B. “天”的意志或“神”的启示

C. 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D. 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

14. 道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提出“夙夜在公”,西汉的贾谊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的范仲淹提 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代的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A. 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内容         B. 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内容

C. 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内容         D. 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内容

15.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一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对于共产党员、先进分子来说,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是

A. 无私奉献、 一心为公        B. 先私后公、先己后人

C. 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D.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16. 从业者在职业劳动中,对待职业服务对象的态度不能有远近亲疏之分,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熟人还是生人、强者还是弱者,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一视同仁、周 到服务。这是职业道德中

A. 办事公道的要求         B. 诚实守信的要求

C. 爱岗敬业的要求         D. 奉献社会的要求

17. 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掌握个人品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将其坚决 克服和整治掉。这是个人品德修养中

A. 陶冶情操的修养方法        B. 省察克治的修养方法

C. 学思明理的修养方法        D. 慎独自律的修养方法

18. 法治思维强调以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仰为基础,以严守规则为基本要求,强调法律的底线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不能触碰,凡事必须在既定程序及法定权限 内运行。这说明,法治思维是一种

A. 法本位思维         B. 正当性思维         C. 逻辑性思维         D. 科学性思维

19. 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下列关于法律权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法律权威只能源自法律的外在强制力

B. 法律权威意味着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唯一准则

C. 法律权威意味着社会主体的一切行为都要以法律为最高权威

D. 法律权威并不排斥政策、道德和习惯在一定情形下取代法律

20.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贯彻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要求。其中,被称为法治的生命线以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 防线的是

A. 科学立法         B. 严格执法         C. 公正司法         D. 全民守法

21. 根据法律规范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一法律规范属于

A. 授权性规范         B. 命令性规范         C. 复合性规范         D. 禁止性规范

22. 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依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进行划分,所形成的不同类别称为

A. 法系         B. 法律体系         C. 法律部门         D. 法律渊源

23. 法律监督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依据法律监督主体的不同,可将法律监督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两大类。下 列选项中属于国家监督的是

A. 人民政协的监督         B. 人民群众的监督

C. 监察机关的监督         D.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24.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体现出与普通法律不同的特征。下列关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在司法实践中具有优先适用的效力

B. 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C. 宪法的内容不同于普通法律,只涉及社会生活某些重要的方面或领域

D.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需要全国人大代表过半数通过才能生效

25. 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设立了死刑复核程序。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需要有死刑复核权的法院进行核准。在我国享有死刑复核权的法院是

A. 基层人民法院        B. 中级人民法院

C. 高级人民法院        D. 最高人民法院

甘肃报考入口

成考报名入口

提醒:报考需本人操作,不得由他人代报。

国开报名入口

提醒:报考需本人操作,不得由他人代报。

自考报名入口

提醒:报考需本人操作,不得由他人代报。